「老院子」前期畫風
「老院子」前期畫風
董小蕙早期研究印象派畫風,多次赴歐洲遊歷創作,消化西畫色彩與光影變化之亮麗表現。因此在2008年以前,畫家的繪畫風格以印象派的風景寫生為主,「老院子」系列也是由外光寫生的風格而出發。 詳細說明
老院子之水彩
老院子之水彩
「老院子」水彩系列多係當場寫生發展出來,而且是快速捕捉瞬間的感受;同時畫家都是提筆就畫,從來不預先用鉛筆打稿,因此特有一種臨場直觀的生動感。畫家結合了印象派的光影變化以及日常生活的抒情意象,加上了中國水墨畫的情感內涵與筆法趣味,發展出一種色質清新妍麗,而意涵深遠的水彩風格。詳細說明
黑白系列
黑白系列
關於「黑白線刻」油畫──
簡單來說,這個系列緣於我個人對沾水鋼筆素描的喜愛, 以及如何簡化油畫形式以達到素樸之美感,創作出趨近於手稿式的即興趣味, 並對畫面中的黑、白分布與線條節奏等構成效果,予以純粹之研究。
──董小蕙
2009仲春於台北老院子 詳細說明
其他
倣古工筆系列
倣古工筆系列
畫家的倣古系列,名為倣古,其實仍是一種再生的創作。倣古系列之源起並非畫家意圖創新的藝術理念,而是來至於她對中國古畫的孺慕與喜好。尤其是宋人花卉畫的精微細致,那種靜觀萬物的美感心境,最讓畫家有著深深的共鳴與感動;猶如蘇軾(1037-1101)讀《莊子》謂「吾昔有見,口未能言,今見是書,得吾心矣」。基於這樣的感受,畫家浸潤其中良久,畫面上偶而會加入中國書畫的圖樣;久而久之,又嘗試以宋人格物致知的畫風理念來融入創作。詳細說明
大幅連作系列
大幅連作系列

連作之組成有不同的形式,基本上是創作者對於某一個主題的連續研究結果。

現階段呈現的連作方式屬於拼合的組畫,有二連作至六連作不等。

拼合的目的在於造型鍛鍊以及呈現大型結構能力之院子主題,這是朝向中國繪畫之卷軸、冊頁以及聯屏等混合形式發展,其中任一單幅可以獨立觀看,而拼合後亦能貫串成連續性的畫面結構,使畫面可以由空間次元而逐漸延伸至時間次元的存在,使觀者在視覺的造型意象中,同時具有音樂性的起伏頓挫所形成的律動與節奏,亦好似置身於院子中靜謐觀照的自然初始狀態。

──董小蕙
2010仲春於台北教育大學
素描系列
素描系列
「我喜歡線描,從一根線條開始,物象迎入眼簾,在紙上記錄微觀百態,這個情境是我創作的始步,是一個靜心觀察的階段。通過這個過程,物象成為心靈中真實的存在,在形諸於筆下時乃不至感到虛空。」 詳細說明

董小蕙
2010/9盛夏於台北市教大

黑桌靜物系列
黑桌靜物系列
「靜物畫一直是我喜愛的主題,雖然它常被視為一種尋常而無創意的畫類。 我由靜觀而提筆描繪,由描繪而有了作品;所以,靜物畫可以說是我靜觀的副產物。 觀照靜物,同時也觀照自我,觀照一種存在----靜物的存在、桌子的存在、背景的存在、觀者與客體的對應存在。它們是獨立的,也是關係的。 東方的靜物畫,「靜」者是人;畫完一件靜物,等於獨處一段靜觀,心底得到極大的寧靜。」 詳細說明
抽象系列
抽象系列
就某種程度而言,抽象繪畫可說是20世紀現代藝術領域最重要的突破與代表。抽象是相對於具象一詞的涵義,然而在西方藝術傳統中很早便有抽象性的表現元素存在,例如「變形」這個特質,早至17世紀巴洛克時代的葛雷柯(El Greco, 1541-1614)將人身拉長便已出現,但是一直要到20世紀初畢卡索(Pablo Picasso, 1881-1973)的立體主義作品〈亞維ily儂姑娘〉(1907)才算正式成立,成為西方藝術進入現代抽象風格的肇始。其後康丁斯基(Wass Kandinsky, 1866-1944)在1910年畫出了第一張純粹的抽象繪畫,自此西方藝壇風起雲湧,開啟了新時代的藝術理念方向,而多元化的抽象風格乃成為20世紀以後西方藝術最重要的表現特色。 詳細說明
濃蔭系列
濃蔭系列
光與影,層次斑斕,交相錯映。 夏日,在茂密的老院子裏,光線十分奇特。 濃烈的陽光灑向院心,反射在草端與竹籬邊, 背光的枝椏與葉片已深黯不見色彩,對比出優美如剪影般的輪廓。 微風吹來,疊影(罔兩)晃動徘徊,如古院修士們的低吟唱頌,層層回應。 2009年初夏,艷陽高照已炙熱如大暑; 我在花木濃蔭處畫下了大芭蕉葉和枇杷老枝,深靛如墨的油彩寫下了眼前的形影。 恍惚間,已分不清是形是影,是虛是實。 詳細說明